...
read more
出院日,今天起個大早,昨天預告今天8:50就會來帶人過去眼科,一到現場還是人潮滿滿,不過神醫不在,應該會很快,住院醫生做了例行性檢查,我問了黃斑部裂孔的問題,之前斷裂的部分現在狀況怎樣? 他說因為眼球裡面灌了氣體,要等氣體排出後,才知道完全的結果。
了解!
住院醫生本人看起來很高傲,說話很快,很多細節不願意回答,完全遵照老闆的意志,一脈相傳,但是當我明確提到黃斑部的問題,他看著我的眼,用標準的國語回答我的問題。基本上年輕醫生們都操不標準的台語對患者講話,關鍵術語會切換國語,例如免疫系統四個字,老人家根本聽不懂,他們已經習慣這樣快速壓迫的應對方式,現在的小朋友這樣講台語,快要笑死~~
看到他的操作,我想到產線上的作業員,快速的做完,快速的填表,患者只是一件產品,他很快的完成,我們又進入漫長的等待,住院醫生的角色就是這一連串活動的小螺絲釘。
再回到病房已經10:30,準備出院,雖然在病房就可以C/O,但也等到快中午12:00才結清費用。
來聊聊5天4夜的治療之旅,基本上眼科是一個自費很多的科別,也就是說眼科為醫院帶來財富,所以神醫在醫院位高權重,當然知道他醫術很好,才會千里迢迢到彰化住院手術。
BUT! 整個轉診和看診的過程,是需要改進的,是可以改進的,記得有一年日本P公司來我們公司檢視流程,結果他們開了100多項改進流程的契約。有一次我遇到P公司的RD,我說你們日本人真的很龜毛,日本就是搞這些有的沒的,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,他回我說,日本會到今天這個地步,因素太多討論不完,但流程改進後,生產過程從180天減到120天,可以省下成本,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,貴司也可以減少人力成本,簡單說時間就是金錢。
醫院不太一樣,時間就不一定是金錢,但時間是性命,更是珍貴,我在診間看到的不是年輕人在滑手機殺時間,是老人家拖著不多的時間,甚至拖著病痛在診間外面等候,而這一切都是透過好的流程或是一些小叮嚀(check list)可以改善,醫生們多半聰明,他們一定知道可以改善,我不知道為什麼不能改? 也許白色巨塔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,或許更多人等候,才證明有神醫的存在。